08 JUL 2020
针灸治疗疼痛
在針灸門診最常見的莫過於頸肩腰痛 。
病例一:
有天一位韓裔年輕男性帶著護腰帶走進來 ,身體走路時呈現S型 ,表情極為痛苦 ,他交代四天前突然拉傷腰在韓國醫院住了四天沒好轉,今天剛下飛機就趕來想試試針灸能不能幫幫他 。診斷完後寫好治療方案,我向他解釋:也許針感 會比較強烈請他忍耐一下, 但保證15分鐘內完成治療 ,針好後我請他起身活動 ,此時他還一臉懷疑不敢移動 , 我再三保證後他起身了 ,來回走了, 臉部露出久違的笑臉, 我問他痛減輕多少?他回答70% 還半開玩笑地說針上是不是塗了藥 ,離開時他拿著護腰帶開心的回家了 隔日 回診時他說回到家後痛減輕更多 再針一次後 就結束了這次療程。
病例二:
第二個例子是一位足跟痛的阿姨 她足跟痛了五天 自己在家泡熱水沒起到效果 但是他害怕針在腳板會很痛所以遲遲沒來 我在他頭部找到反映點後下針 請他赤腳來回走路 不到一分鐘時間他馬上露出驚訝表情跟我說:不痛了, 我請他多走二十分鐘再起針。 這倆案例是眾多案例中的兩個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針灸門診中上演。
針灸確實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盡快解決患者痛苦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針灸為何能止痛?
中醫認為人有著整體性,一處產生痛是因為陰陽不平衡造成 ,所以不只是痛處有問題 ,醫者會四診合叄, 分析病因, 檢查局部骨骼肌肉系統 以釐定最佳針灸治療方案 使身體恢復平衡痛自然消失。
現代研究針灸能調高中央神經系統的痛閾,低頻及高頻電針刺激能產生Beta-endorphin, encephalitis, endomorphin, dynorphin 從而產生止痛療效。一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助,刊登在《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跨國研究發現,針灸治療對於骨關節炎、偏頭痛以及慢性背、肩、頸疼痛患者,效果優於安慰劑治療及一般標準處置:德國柏林大學發表在《Lancet》的研究也發現骨關節炎患者在針灸治療8週後,疼痛及關節功能顯著改善。
就痛症而言,針灸治療的優勢病種有頭痛,落枕,急慢性腰痛,頸肩痛,五十肩,足跟痛,膝蓋痛,tennis elbow,面痛(三叉神經痛),面癱等等。
針灸每一次的治療效果是取決於患者的身體狀況及病情輕重,一般而言,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快恢復,病情輕比嚴重的需要的療程更少。針灸時身體出現酸,麻,胀,熱,涼,癢,抽搐,放電感等感覺皆屬正常反應。針灸治療痛症相較於藥物治療,除了沒有副作用外,效果也是更快更持久。
Authored by Consultant Physician MO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