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Information

艾灸治疗行经腹痛

行经腹痛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及行经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属月经病范畴,是妇科常见病。

症状
行经或经前、经后小腹痛,或伴腹胀、乳房胀痛,或胸胁胀痛。经前痛多属寒凝;痛在经期多属气滞血瘀,痛在经后多属气血虚损。

灸法概述
灸法是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刺激,使局部毛皮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和代谢能力加快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灸疗原则
1.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艾灸有治病跟保健的功效,不同功效其穴位的选取也是不一样的。
2. “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如何用艾灸解决痛经
可以选用穴位
膀胱经的八髎、肾腧
肾经的照海
任脉的关元、神阙、中极、中脘
脾经的三阴交、天枢
肝经的期门、太冲
胃经的足三里

艾灸应选择在月经前一周开始,一次选4个穴位,配合局部和远端取穴。
一般疗程需连续艾灸3-4个月经周期。
注意经期卫生及营养,避免受凉、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禁食生冷食品。